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市場動態(tài)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市場動態(tài)     |      2022-09-09
摘要: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科學突破:該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證明,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毒株,包括Delta和Omicron變種。根據(jù)研究人員的說法,這一發(fā)現(xiàn)可能會消除重復加強疫苗接種的需要,并加強高危人群的免疫系統(tǒng)。
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科學突破證明,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毒株,包括Delta和Omicron變種。根據(jù)研究人員的說法,這一發(fā)現(xiàn)可能會消除重復加強疫苗接種的需要,并加強高危人群的免疫系統(tǒng)。
研究發(fā)現(xiàn)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
圖1 研究發(fā)現(xiàn)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圖源:[1])
這項研究由薩克勒醫(yī)學院臨床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學系的Natalia Freund博士和博士生Michael Mor和rufan Lee率領。這項研究是與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本·克羅克博士合作進行的。
目前的研究是2020年10月COVID-19危機嚴重時進行的一項初步研究的繼續(xù)。當時,F(xiàn)reund博士和她的同事們對從以色列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血液中恢復過來的所有B免疫系統(tǒng)細胞進行了測序,并分離出患者產生的9種抗體。研究人員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抗體非常產生效果地中和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變體,Delta和Omicron。
Freund博士說:“在之前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針對原始病毒感染而形成的各種抗體是針對病毒的不同部位的。產生效果較好的抗體是那些與病毒的“刺突”蛋白結合的抗體,而“刺突”蛋白與細胞受體ACE2結合的位置相同。當然,我們不是分離這些抗體僅有的人,全球衛(wèi)生系統(tǒng)廣泛使用這些抗體,直到不同變種的冠狀病毒出現(xiàn),這實際上使大多數(shù)抗體失效。
目前的研究中,我們證明了另外兩種抗體,TAU-1109和TAU-2310,它們在與大多數(shù)抗體集中的區(qū)域不同的區(qū)域結合病毒刺突蛋白(因此在中和原始菌株方面不太產生效果),實際上在中和Delta和Omicron變體方面非常產生效果。根據(jù)我們的研究結果,抗體TAU-1109中和Omicron株的效率為92%,中和Delta株的效率為90%。抗體TAU-2310可以中和Omicron變體,中和效果為84%,中和Delta變體的效果為97%。”
通過ELISA檢測與RBD和SARS-CoV-2 VOCs結合的抗體
圖2 通過ELISA檢測與RBD和SARS-CoV-2 VOCs結合的抗體(圖源:[1])
根據(jù)Freund博士的說法,這些抗體令人驚訝的效率可能與病毒的進化有關:“病毒的傳染性隨著每種變體的增加而增加,因為每次它都改變了刺突蛋白與ACE2受體結合部分的氨基酸序列,從而增加了它的傳染性,同時避開了接種疫苗后產生的自然抗體。相比之下,抗體TAU-1109和TAU-2310并不與ACE2受體結合位點結合,而是與刺突蛋白的另一個區(qū)域結合——由于某種原因,病毒刺突的一個區(qū)域不會發(fā)生很多突變——因此它們可以產生效果地中和更多的病毒變異。這些發(fā)現(xiàn)是在我們測試迄今為止所有已知的COVID毒株時出現(xiàn)的。”
對Fab2303與SARS-CoV-2刺突蛋白三聚體和RBD形成復合物的結構分析
圖3 對Fab2303與SARS-CoV-2刺突蛋白三聚體和RBD形成復合物的結構分析(圖源:[1])
這兩種抗體是在Freund博士的實驗室克隆出來的,已被送往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實驗室培養(yǎng)物中檢測它們對活病毒的效率,并在加利利的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醫(yī)學院的實驗室中檢測它們對假病毒的效率。兩個測試的結果是相同的,同樣令人鼓舞。
Freund博士認為,這些抗體可以在抗擊COVID-19的斗爭中帶來一場真正的革命:“我們需要在人類目睹過的以往疾病暴發(fā)的背景下看待COVID-19大流行。出生時就接種天花疫苗的人,到今天50歲的人仍然有抗體,所以他們可能,至少部分地,免受我們近期聽說的猴痘病毒的感染。不幸的是,冠狀病毒并非如此。由于我們仍不了解全部原因,抗COVID-19的抗體水平在三個月后顯著下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人們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即使接種了三次疫苗。在我們看來,使用抗體的靶向治療和將抗體高濃度地輸送到體內可以產生效果地替代反復使用的增強劑,特別是對高危人群和免疫系統(tǒng)較弱的人群。COVID-19感染可導致嚴重疾病,我們知道,在感染后的頭幾天提供抗體可以阻止病毒的傳播。因此,有可能通過使用產生效果的抗體治療,我們將不必在每次出現(xiàn)新變體時向所有人群提供加強劑量。”
參考資料:
[1] Conformational flexibility in neutralization of SARS-CoV-2 by naturally elicited anti-SARS-CoV-2 antibodies

 

摘要: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科學突破:該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證明,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毒株,包括Delta和Omicron變種。根據(jù)研究人員的說法,這一發(fā)現(xiàn)可能會消除重復加強疫苗接種的需要,并加強高危人群的免疫系統(tǒng)。
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科學突破證明,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毒株,包括Delta和Omicron變種。根據(jù)研究人員的說法,這一發(fā)現(xiàn)可能會消除重復加強疫苗接種的需要,并加強高危人群的免疫系統(tǒng)。
研究發(fā)現(xiàn)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
圖1 研究發(fā)現(xiàn)從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分離出的抗體可以中和所有已知的病毒(圖源:[1])
這項研究由薩克勒醫(yī)學院臨床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學系的Natalia Freund博士和博士生Michael Mor和rufan Lee率領。這項研究是與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本·克羅克博士合作進行的。
目前的研究是2020年10月COVID-19危機嚴重時進行的一項初步研究的繼續(xù)。當時,F(xiàn)reund博士和她的同事們對從以色列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血液中恢復過來的所有B免疫系統(tǒng)細胞進行了測序,并分離出患者產生的9種抗體。研究人員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抗體非常產生效果地中和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變體,Delta和Omicron。
Freund博士說:“在之前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針對原始病毒感染而形成的各種抗體是針對病毒的不同部位的。產生效果較好的抗體是那些與病毒的“刺突”蛋白結合的抗體,而“刺突”蛋白與細胞受體ACE2結合的位置相同。當然,我們不是分離這些抗體僅有的人,全球衛(wèi)生系統(tǒng)廣泛使用這些抗體,直到不同變種的冠狀病毒出現(xiàn),這實際上使大多數(shù)抗體失效。
目前的研究中,我們證明了另外兩種抗體,TAU-1109和TAU-2310,它們在與大多數(shù)抗體集中的區(qū)域不同的區(qū)域結合病毒刺突蛋白(因此在中和原始菌株方面不太產生效果),實際上在中和Delta和Omicron變體方面非常產生效果。根據(jù)我們的研究結果,抗體TAU-1109中和Omicron株的效率為92%,中和Delta株的效率為90%。抗體TAU-2310可以中和Omicron變體,中和效果為84%,中和Delta變體的效果為97%。”
通過ELISA檢測與RBD和SARS-CoV-2 VOCs結合的抗體
圖2 通過ELISA檢測與RBD和SARS-CoV-2 VOCs結合的抗體(圖源:[1])
根據(jù)Freund博士的說法,這些抗體令人驚訝的效率可能與病毒的進化有關:“病毒的傳染性隨著每種變體的增加而增加,因為每次它都改變了刺突蛋白與ACE2受體結合部分的氨基酸序列,從而增加了它的傳染性,同時避開了接種疫苗后產生的自然抗體。相比之下,抗體TAU-1109和TAU-2310并不與ACE2受體結合位點結合,而是與刺突蛋白的另一個區(qū)域結合——由于某種原因,病毒刺突的一個區(qū)域不會發(fā)生很多突變——因此它們可以產生效果地中和更多的病毒變異。這些發(fā)現(xiàn)是在我們測試迄今為止所有已知的COVID毒株時出現(xiàn)的。”
對Fab2303與SARS-CoV-2刺突蛋白三聚體和RBD形成復合物的結構分析
圖3 對Fab2303與SARS-CoV-2刺突蛋白三聚體和RBD形成復合物的結構分析(圖源:[1])
這兩種抗體是在Freund博士的實驗室克隆出來的,已被送往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實驗室培養(yǎng)物中檢測它們對活病毒的效率,并在加利利的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醫(yī)學院的實驗室中檢測它們對假病毒的效率。兩個測試的結果是相同的,同樣令人鼓舞。
Freund博士認為,這些抗體可以在抗擊COVID-19的斗爭中帶來一場真正的革命:“我們需要在人類目睹過的以往疾病暴發(fā)的背景下看待COVID-19大流行。出生時就接種天花疫苗的人,到今天50歲的人仍然有抗體,所以他們可能,至少部分地,免受我們近期聽說的猴痘病毒的感染。不幸的是,冠狀病毒并非如此。由于我們仍不了解全部原因,抗COVID-19的抗體水平在三個月后顯著下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人們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即使接種了三次疫苗。在我們看來,使用抗體的靶向治療和將抗體高濃度地輸送到體內可以產生效果地替代反復使用的增強劑,特別是對高危人群和免疫系統(tǒng)較弱的人群。COVID-19感染可導致嚴重疾病,我們知道,在感染后的頭幾天提供抗體可以阻止病毒的傳播。因此,有可能通過使用產生效果的抗體治療,我們將不必在每次出現(xiàn)新變體時向所有人群提供加強劑量。”
參考資料:
[1] Conformational flexibility in neutralization of SARS-CoV-2 by naturally elicited anti-SARS-CoV-2 antibo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