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庚酸
- 別名:全氟庚酸;Perfluoroheptanoic acid;375-85-9
- 編碼:ACS4633A
- 級別:98%
- 簡介:全氟庚酸,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因其分子結構中碳原子上的氫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從而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
基礎信息
中文名 | 全氟庚酸 |
英文名 | Perfluoroheptanoic acid |
CAS號 | 375-85-9 |
產品介紹
一、基本信息
全氟庚酸(Perfluoroheptanoic acid,簡稱 PFHpA),化學式為 C7HF13O2 ,分子量為 364.06。它屬于全氟羧酸類化合物(PFCAs),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因其分子結構中碳原子上的氫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從而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
二、物理化學性質
1. **物理性質**:全氟庚酸常溫下為無色至淺黃色液體,具有較高的沸點,約為 189 - 191°C。它具有較低的表面張力,能使液體在固體表面快速鋪展,表現出良好的潤濕性。同時,由于氟原子的電負性大,碳 - 氟鍵鍵能高,使得全氟庚酸具有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
2. **化學性質**:全氟庚酸呈酸性,在水中能夠部分電離出氫離子,其酸性比普通羧酸要強。這是因為氟原子的強吸電子效應,使羧基上的電子云密度降低,氫離子更容易解離。它可以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相應的鹽類。此外,全氟庚酸還能參與一些有機合成反應,如酯化反應等。
三、生產與來源
全氟庚酸主要通過電化學氟化法或調聚法生產。電化學氟化法是在無水氟化氫溶液中,通過電解將有機原料轉化為全氟化合物,但該方法能耗高,且可能產生多種副產物。調聚法相對較為溫和,通過特定的反應步驟合成全氟化合物。
全氟庚酸不僅存在于生產過程中,還可能通過環境遷移和生物富集進入各種環境介質和生物體中。它在環境中難以降解,會長期存在并在食物鏈中傳遞。例如,含氟表面活性劑等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釋放出全氟庚酸進入水體、土壤等環境中。
四、應用領域
1. **表面活性劑領域**:由于其獨特的兩親性(親氟性和親油性)以及低表面張力,全氟庚酸及其鹽類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劑。在涂料、油墨、紡織品等行業,可用于改善產品的潤濕性、分散性和流平性,提高產品質量。例如,在涂料中添加全氟庚酸鹽,能使涂料更好地附著在各種基材表面,形成均勻的涂層。
2. **化工合成領域**:作為有機合成中間體,全氟庚酸可用于制備其他含氟化合物。這些含氟化合物在醫藥、農藥、材料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例如,一些含氟藥物的合成過程中,全氟庚酸可以作為起始原料或反應中間體參與反應,引入氟原子,改變藥物的藥理活性和代謝性質。
3. **消防領域**:全氟庚酸及其相關化合物是水成膜泡沫滅火劑(AFFF)的重要成分之一。AFFF 能夠在油類等易燃液體表面形成一層水膜,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全氟庚酸在其中起到降低表面張力、促進泡沫形成和穩定的作用。
五、環境與健康影響**
1. **環境影響**:全氟庚酸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遠距離遷移能力。它在環境中難以通過自然過程降解,會在土壤、水體和大氣中長期存在。進入水體后,可能會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和生存。例如,研究發現全氟庚酸會對魚類的肝臟、生殖系統等造成損害,影響其正常生理功能。同時,它還可能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和放大,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潛在威脅。
2. **健康影響**:動物實驗表明,全氟庚酸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它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在體內蓄積。研究發現,全氟庚酸可能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影響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謝,進而對生殖、發育、免疫等系統產生潛在危害。長期接觸全氟庚酸還可能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風險,如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六、檢測與分析方法**
目前,檢測全氟庚酸常用的方法有液相色譜 - 質譜聯用技術(LC - MS)、氣相色譜 - 質譜聯用技術(GC - MS)等。LC - MS 具有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能夠準確測定環境樣品、生物樣品中痕量的全氟庚酸。GC - MS 則需要對樣品進行衍生化處理,將全氟庚酸轉化為易揮發的衍生物后進行檢測,同樣具有較高的檢測精度。此外,離子色譜法也可用于檢測全氟庚酸,它能夠快速分離和測定樣品中的陰離子,包括全氟庚酸根離子。
七、研究現狀與展望**
當前,對于全氟庚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環境行為、生態毒性以及檢測分析方法的優化等方面。隨著對其環境和健康影響認識的加深,各國紛紛加強對全氟庚酸及其相關產品的監管。未來,研究方向可能會朝著開發更環保、可替代的含氟化合物,以及深入研究全氟庚酸在復雜環境和生物體系中的作用機制等方向發展。同時,不斷改進和完善檢測技術,提高對全氟庚酸的監測能力,對于更好地評估其環境風險和保障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質量指標
MSDS
相關資料
相關產品
click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