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細胞“叛變”,竟協助化療后的腫瘤發生轉移!

T細胞“叛變”,竟協助化療后的腫瘤發生轉移!

轉移(metastasis)是造成腫瘤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該過程涉及多個步驟,包括腫瘤細胞逃離原發腫瘤、侵入周圍的間質、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并在血液循環系統中存活。腫瘤細胞通過外滲的方式離開血管,在遠處的器官中擴散并形成繼發腫瘤。

查看詳細
如何重塑腫瘤微環境,強化抗PD-1療效?Treg細胞的Blimp1表達是關鍵!

如何重塑腫瘤微環境,強化抗PD-1療效?Treg細胞的Blimp1表達是關鍵!

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cell, Treg)對維持自身免疫穩態、形成免疫耐受至關重要,但也是腫瘤抑制性微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Treg細胞表達特異性轉錄因子Foxp3,因此常用Foxp3+Treg來表示。已有報道表明,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中Foxp3+ Treg細胞的出現頻率常與各種類型癌癥患者的不良預后有關。在Foxp3+Treg中,發揮免疫抑制效應的細胞亞群(effector Treg,eTreg)能表達特異性轉錄因子Blimp1,該分子已被證實對于維持Foxp3+Treg的免疫

查看詳細
新旭完成C輪融資 推進神經退行性疾病診斷及治療藥物研發與商業化

新旭完成C輪融資 推進神經退行性疾病診斷及治療藥物研發與商業化

今日,BioBAY園內企業新旭(APRINOI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了總額達4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新旭此次所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推進阿爾茨海默病tau蛋白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示蹤劑在國內的臨床三期試驗與其商業化,以及繼續開發適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藥物。此外,公司將持續擴大其藥物發現與開發平臺及管線,并攜手國內外合作伙伴打造領先并具國際水平的腦部PET臨床影像聯盟。

查看詳細
Science:膳食纖維+益生菌,吃對了有助抗癌,吃錯了則可能“致癌”

Science:膳食纖維+益生菌,吃對了有助抗癌,吃錯了則可能“致癌”

在全球范圍內,黑色素瘤是第五大常見癌癥。作為具侵襲性的癌癥之一,黑色素瘤通過轉移或擴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臟、肺和大腦)而致死。然而,幸運的是免疫檢查點阻斷的治療技術(ICB)徹底改變了黑色素瘤和癌癥的治療方法。

查看詳細
 能夠治療白血病的“氣體”?中美科學家合作發現抗白血病耐藥的新療法

能夠治療白血病的“氣體”?中美科學家合作發現抗白血病耐藥的新療法

治療抵抗/耐藥是腫瘤臨床治療面臨的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耐藥機制的發生通常涉及到細胞代謝、增殖和氧化還原狀態等多種與腫瘤生存相關的信號通路,使得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在內的手段大大受限。一些原本敏感的腫瘤在靶向治療一段時間后也可能因為發生新的突變而產生耐藥。因此,人們試圖尋找出不同癌癥靶點的共有的“弱點”并開發一種針對該“弱點”的單一治療方法,從而克服腫瘤治療的抵抗。

查看詳細
“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就像“喝奶茶”,你想來一杯嗎?

“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就像“喝奶茶”,你想來一杯嗎?

近日,由上藥康希諾生產的新冠疫苗“克威莎”實現量產下線,年產2億劑。它是由康希諾生物與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肌肉注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以下簡稱Ad5-nCoV),于今年2月25號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1劑注射即可實現14天內的快速保護,單針接種意味著可實現人群大規模快速接種,對社會整體防疫策略意義重大。

查看詳細
The Lancet:五種癌癥一發現就是晚期 早篩早診絕非空話!

The Lancet:五種癌癥一發現就是晚期 早篩早診絕非空話!

白天“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鍋自助小燒烤”,夜晚則是“一時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許多人是不是直呼”你報我身份證得了唄”。看似很瀟灑的日常生活,但長期以往可能就會導致藥物、醫院、醫生相伴,甚至歸宿就是那四四方方的小盒子。飲食方式、生活習慣和周圍環境中的許多因素,都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

查看詳細
Nature子刊:防“艾”疫苗有望 恒河猴感染風險降低79%

Nature子刊:防“艾”疫苗有望 恒河猴感染風險降低79%

提到“艾滋病”三個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年12月1日是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為”生命至上終結艾滋健康平等”。艾滋病也被稱之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誘發原因是感染了HIV病毒,是當前面臨的較為嚴峻公共衛生問題。

查看詳細
打疫苗就能延長壽命! Nature子刊:抗衰老疫苗 選擇性清除衰老細胞延長壽命

打疫苗就能延長壽命! Nature子刊:抗衰老疫苗 選擇性清除衰老細胞延長壽命

日本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抗衰老疫苗,可以誘使免疫系統選擇性清除衰老細胞,延長生命。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