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魚再現心臟收縮 中國人造心臟蓄勢待發

機器魚再現心臟收縮 中國人造心臟蓄勢待發

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由人類心臟細胞制成并像魚一樣游泳的活體“機器魚”或可成為人造心臟領域的關鍵性突破。這項由美國哈佛大學與埃默里大學合作開展的新研究發表于頂級期刊《科學》,研究人員使用自主研發的“生物混合體”設計了一種可以自主游泳的“機器魚”,這種生物混合體可以再現人類心臟肌肉收縮,幫助“機器魚”實現尾鰭擺動(圖1)。設計靈感來自斑馬魚的形狀和游泳動作,因外形生動逼真,經常會被誤認為是真魚。

查看詳細
離婚冷靜期有成效?多地婚姻數據出爐:離婚率大幅下降

離婚冷靜期有成效?多地婚姻數據出爐:離婚率大幅下降

日前,多地2021年婚姻大數據相繼出爐。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紹興、山東濱州、浙江諸暨等地離婚登記量較2020年減少了三成以上,安徽合肥、阜陽等地更是減少了近一半。離婚夫妻當中,超過4成婚姻維系時長少于5年;通過梳理安徽全省數據發現,從2021年離婚登記當事人婚姻維系時長看,離婚夫妻當中婚姻維系時長少于5年的共有45886對,占比40.8%。

查看詳細
谷歌AlphaFold破譯“上帝密碼”,解答困擾人類50年難題

谷歌AlphaFold破譯“上帝密碼”,解答困擾人類50年難題

2020年11月30日,Deep Mind宣布:“AlphaFold2成功解開了一個困擾人類長達50年之久的生物學難題——蛋白質折疊問題。”2021年7月15日,關于AlphaFold2的論文在Nature上發表[1],并在Github上將AlphaFold2的代碼開源[2],以及上線可搜索的物種蛋白質組數據庫[3]。

查看詳細
眼睛竟是“年齡之窗”?視網膜年齡差距或可預測壽命長短

眼睛竟是“年齡之窗”?視網膜年齡差距或可預測壽命長短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殊不知還可以通過眼睛洞悉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甚至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死亡風險。

查看詳細
肥胖很致命!德國專家發現預防早發腸癌應從20歲開始

肥胖很致命!德國專家發現預防早發腸癌應從20歲開始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發病率第三的癌癥,多見于老年人群,由于社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腸癌日益年輕化,早發性結直腸癌(小于50歲)逐漸引起研究者們的關注。

查看詳細
重磅!全球首個國家宣布疫情結束

重磅!全球首個國家宣布疫情結束

瑞典在北京時間2月9日凌晨正式宣布:即日起不再將新冠病毒視為社會重大危害,瑞典政府也將取消剩余的限制措施,包括終止大規模的新冠病毒檢測,成為全球第一個宣布疫情結束的國家!

查看詳細
核糖體停頓+蛋白質失衡,時間這把“殺豬刀”!

核糖體停頓+蛋白質失衡,時間這把“殺豬刀”!

2022年1月19日,Nature雜志在線刊登了題為“Ageing exacerbates ribosome pausing to disruptcotranslational proteostasis”的文章。該研究發現,衰老過程中翻譯效率的改變或有助于破壞蛋白質穩態。核糖體停頓的增加導致核糖體相關質量控制機制(ROC)超負荷及新生多肽聚集,在衰老過程中對蛋白質穩態的破壞具有重要作用。

查看詳細
熬夜傷“心”!睡眠不足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三倍!

熬夜傷“心”!睡眠不足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三倍!

在快節奏的工作和較大的生活壓力下,現今很多人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質量更是令人堪憂,睡眠不足幾乎成了年輕人的生活常態。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易打破人體的晝夜節律,進而對身體造成極大傷害。近日,一項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佳會使人體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增加141%。

查看詳細
《Nature》三十種癌癥的“突變熱點”圖譜

《Nature》三十種癌癥的“突變熱點”圖譜

《Nature》雜志2月9日出版的研究揭示了一類被稱為聚集體細胞突變的突變——聚集意味著它們在細胞基因組的特定區域聚集在一起,而體細胞意味著它們不是遺傳的,而是由內部和外部因素引起的,比如衰老或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下。

查看詳細